热点聚焦

科学家找到生产更轻、更硬、更强金属的方法

科学家找到生产更轻、更硬、更强金属的方法

金属在受到极端变形过程中,其构成的微小晶粒会如何变化?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探究了背后的秘密,这可能导致生产更轻、更硬、更强的金属版本,如钢、铝、钛和合金的方法。 将金属塑造成各种用途所需的特定形状有许多方法,包括铸造、加工、锻造和…
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开始总装 运载能力大幅提升

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开始总装 运载能力大幅提升

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白明生透露,目前天舟六号的设计工作已经做完,开始总装。白明生表示,天舟六号到十一号是同一批生产的飞船,天舟六号的货物舱会做比较大的改进,密封舱的货物运输能力会有大幅度提升。 这意味着将来给航天…
研究新工具揭示了意想不到的半导体特性

研究新工具揭示了意想不到的半导体特性

一个研究小组在调查一种与新的氧化薄片相结合的半导体特性时,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新的导电性来源,即被困在其中的氧原子。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材料科学家Scott Chambers在美国物理学会2022年春季会议上透露了该团队的发…
长征七号成功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

长征七号成功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

5月10日1时56分,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,随后成功把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,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正式开启。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,飞行约6.5小时后,与天和核心舱后向对接,转入三舱(船…
电影里才会出现的行星防御系统 中国竟然在做了

电影里才会出现的行星防御系统 中国竟然在做了

我国要搞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了!这可不是世超在说什么科幻片里的场景,而是央视新闻的原话。简单来说呢,就是为了 保护地球家园和太空里的航天器,我国 要 建设小行星监测和防御系统。听到这个新闻,可能不少人都会觉得科幻。咱们人类科技才到哪一…
关键技术验证圆满完成 中国空间站将于今年完成在轨建造

关键技术验证圆满完成 中国空间站将于今年完成在轨建造

随着翟志刚、王亚平、叶光富三位航天员顺利返回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,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,并将进入建造阶段。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取得了哪些突破?建造阶段有哪些计划和安排?国新办17日举行中国空间站…
研究人员成功利用太阳能提高锌-空气电池的性能

研究人员成功利用太阳能提高锌-空气电池的性能

科研人员开发了具有交错p-n异质结的双功能电催化剂,应用了太阳能电池/半导体界面特性,从而克服"锌-空气电池"的局限性的前景,有希望成就下一代电池。锌-空气电池通过大气中的氧气和锌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,被认为是替代锂离子电池,满足…
人类肺部发现拥有再生特性新细胞

人类肺部发现拥有再生特性新细胞

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《自然》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,他们在人体肺部深处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类型,拥有再生特性,能使对肺泡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的其他细胞再生,有望在治疗人类肺部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。 在这项研究中,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研究人员在分析人…
中国卫星电源迈出国产化的重要一步

[推荐] 中国卫星电源迈出国产化的重要一步

茫茫太空中,航天器唯一的能量来源是太阳。在A星发射一月后,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27日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。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、B星的太阳电池翼,历经了一次重大变革,迈出了中国卫星电源国产化的重要一步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(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