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测试用

何为潮流影像旗舰?荣耀30 Pro+深度评测

4月15日,荣耀手机以“光影之美,一瞬倾心”为主题发布了面向高端市场的首款5G旗舰——荣耀30系列。相比目前已经上市的5G旗舰产品,全新的荣耀30系列集影像、颜值、性能、系统交互于一身,其不凡影像能力,潮流设计,旗舰级硬核配置乃至全新Magic UI软性体验,都将为年轻用户带来更具个性的潮酷体验。而在本期的评测中,就让我们共同来体验一下荣耀30 Pro+的不同之处。

5G旗舰新标杆,荣耀30 Pro+登场

相信关注荣耀品牌的用户一定会发现,其面向高端市场的主力机型都有着极强的产品力表现,而荣耀30 Pro+的登场并没有令大家失望。搭载一块6.57英寸AMOLED屏幕,刷新率达90Hz,并支持180Hz触控采样,玩起游戏来更加流畅,也更跟手。此外,荣耀30 Pro+还通过算法将硬件的4096级调光优化为万阶调光,提升了亮度变化过程中的平滑度。

第一眼看到荣耀30 Pro+,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受到颇具视觉冲击的造型。荣耀30 Pro+屏幕首次搭载了一块70°超曲OLED飞瀑屏,在茫茫机海中具有极高的辨识度!不仅如此,其正面超曲屏幕弧面与背面3D曲面玻璃采用对称设计,机身四角都有着圆润的包裹,过度到机身则是极窄的中框设计,不仅拥有温润的握持感,其视觉体验上更显精致。

荣耀30 Pro+屏幕正面延续了时下流行的双挖孔设计,屏占比达到92%以上。前置3200万超清镜头和800万超广角镜头全新组合可实现人物与背景之间更好的区隔,拍出更加自然漂亮的人像虚化效果,让人物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更加突出。在实际自拍中,依赖荣耀自研的畸变还原算法,前置镜头中的800广角镜头在实现超广角自拍时还可让角落的人免遭变形影响,更加轻松的选择合影位置。此外,前置镜头还提供了对4K 30fps高清视频的支持。

在生物识别方面,荣耀30 Pro+配合人脸解锁和指纹识别双重解锁的同时,其效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,借助强大的前置自动补光系统,用户完全不同担心暗部识别或手上水渍带来的尴尬局面。

50倍超稳远摄

为了迎合年轻用户的喜好,此次荣耀30系列提供了5款讨巧的颜色:幻夜黑、绿野仙踪、流光幻镜、钛空银、霓影紫。其中每一种色彩都具有光影变幻效果,因此,光从字面很难体会到全新设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。

我们测试的样机是钛空银版本,其背部玻璃采用磨砂处理工艺,在不同的视角下颇具梦幻感,漂亮得像个银色尤物。简约大气的LOGO嵌入玻璃后盖下,形成深邃的光影渐变。让手机呈现通透质感的同时,彰显独特、个性的品位。

机身最薄之处仅为8mm左右, 1.3mm的金属质感腰线令机身更显纤细。即便如此,荣耀30 Pro+仍然保留了实体的电源键和音量键,同时兼顾了视觉体验和操控手感。

机身底部的扬声单元配以机身顶端的扬声器可实现立体声输出效果。配合Histen杜比全景声音效,荣耀30 Pro+能够智能识别不同的使用场景,如游戏、音乐、影音场景下都可依赖智能均衡器,获得相对丰满的听觉体验。

回顾荣耀品牌的诞生,一直把时尚和影像的特性呈现给广大年轻用户。这一次,荣耀30 Pro+更是倾注了对旗舰级的影像能力进行了全面优化。采用后置5000万像素主摄+1600万像素广角镜头+50倍长焦镜头组合的同时,荣耀30 Pro+在镜头解析、高倍潜望、传感器、AI算法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综合实力十分强大。

在日常的拍摄体验上,考虑到用户在5倍光学变焦、10倍混合变焦以及50倍数字变焦下的操控体验,荣耀30 Pro+全新的潜望式变焦镜头引入了双结构OIS光学防抖,较以往的潜望式设计具有更好的稳定性。特别是在进行15倍以上的长焦拍摄时,取景界面会切换到双通道模式,出现长焦画中画效果,帮助拍摄者实时了解长焦镜头的取景与目标拍摄物体的差距,瞬间找到拍摄目标,大幅提升小白玩家的成片率。

常规拍摄效果

超广角拍摄效果

高倍长焦拍摄下,3号儿童足球轮廓依然清晰

超微距拍摄效果

超级大底IMX700主摄像头

荣耀30系列除了全系标配50x长焦镜头外,荣耀30 Pro+的最大亮点就在于使用了SONY定制的IMX700超级大底主摄像头。这款摄像头配备了当今手机业界最大的1/1.28英寸传感器尺寸,单像素面积已经达到了1.22μm,在像素四合一后更是能够提供2.44μm的单像素尺寸面积。

另外,IMX700还采用了华为与荣耀独家设计的RYYB超感光滤镜阵列,相比传统RGGB滤镜阵列进光量能够提升40%,配合最高达409600 ISO,在夜拍能力方面有一次获得了显著的提升。

常规拍摄模式

夜景拍摄模式

得益于IMX700的“超大底+超大像素+超感光”能力,荣耀30 Pro+拥有更大的图像传感器(1/1.28英寸),配合四合一可聚合成2.44μm大像素业界最大单像素尺寸。如此的规格在荣耀全像素八核对焦支持下,即使在暗光环境也能拍下高画质的影像。夜晚无需任何辅助设备,手持即可拍摄出清晰的照片,让手机拍照时受环境的限制再次缩小。

来自麒麟990 5G的强劲AI算力

除了独具个性设计之外,此次荣耀30 Pro+核心用料方面同样下足了功夫。随机标配最新的麒麟990 5G SoC芯片,将处理器和基带合二为一,并搭载16核GPU超级集群。测试中我们的样机采用8GB+256GB的存储搭配,其安兔兔下的性能表现还是比较抢眼的。

麒麟990 5G SoC更多的优势便在于AI处理性能,从基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(ETH)的ETH AI Benchmark跑分来看,荣耀30 Pro+在AI运算效率方面十分出色。此外,从鲁大师的测试结果来看,荣耀30 Pro+在流畅性方面有着明显提升。

存储方面,荣耀30 Pro+随机读写性能同样强大。近2000MB/s的传输速率,转化到实际体验中,主要在大型应用、尤其是大型游戏的体验会有质的改善。

低能耗下的强续航体验

随着5G终端的普及,相信很多用户会发现,同样的硬件规格,多数5G模块在能耗方面控制不佳,从而对发热量甚至续航能力作出了妥协。而麒麟990 5G SoC正是迎合了这一痛点,设计中采用了三档能效架构,在超高的晶体管密度下,速度更快,发热更低。此外,借助更强劲VC液冷散热 ,配以中框和电池盖、中框和屏幕之间放置的多层石墨,能够覆盖核心热源,令荣耀30 Pro+散热能力得到更多提升。

采用低能耗设计的同时,荣耀30 Pro+在电池的用料方面还是非常实在的。4000mAh锂电的支持下,提供了对40W有线和27W无线充电的支持。实测中我们尝试了有线充电,其30分钟充电效率可达75 %以上 ,完全可满足重度应用环境下的需求。

全网段5G配Wi-Fi6

进入2020年,国内旗舰机型均已加入双模5G的设计。因此,荣耀30 Pro+在采用一体化的SoC芯片实现NSA/SA双模组网方案。这一方案相较之前的,骁龙865处理器与X55基带外挂的方案不仅更高效,能耗也会更低。此外,荣耀30 Pro+还特杯支持了 n1、n3、n41、n77、n78和n79多达6个网络频段,即使在欧洲、日本的5G环境下同样可以轻松应对。

荣耀30 Pro+的另一个特性便是对Wi-Fi6的全面支持。相信关注802.11ax产品的网友都知道,Wi-Fi 6之所以为人们所推崇,其优势之一便是对Wi-Fi 5的MU-MIMO机制进行了全面提升。荣耀30 Pro+在麒麟W650加持下,配合2x2 MIMO设计理论速度可两倍于80MHz频宽。在连接5GB频段下,实际下载速率甚至超过1Gbps。

测试中可以看到,同样是在联通500Mbps的接入环境,荣耀30 Pro+接入Wi-Fi6路由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,5G频段下最低速度也要比Wi-Fi 5路由领先,完全可以跑满带宽。而在延迟方面,荣耀30 Pro+始终能保持一个最优的水平,这一点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想必非常重要,尤其是同时接入多台设备时,这一优势越发明显。

更深层面的交互体验

软硬件双重优化可以说是荣耀一直倡导的,此次荣耀30 Pro+基于系统层面的深度优化效果同样显而易见。专为荣耀30 Pro+打造的magic UI 3.1更偏重实用,除了提供更高性能的5G体验,配合精准的定位特性其功能涵盖了驱车出行、摄影摄像、游戏娱乐、办公等多种需求,与传统手机相比其应用功能做了不少优化,比如:屏幕共享,游戏不卡顿,高度定制化的畅连APP。就应用体验来讲,更适用于追求应用品质、趣味体验的年轻人群。

用户可通过左右侧边划出的方式调用快捷应用列表,比如点当在阅读的时候,想查看一下的信息,左滑停顿,即可从应用列表中选取常用APP,可以不用退出阅读应用直接查看信息,再返回继续阅读,之前的任务不会中断。而凭借70度的黄金曲率设计,在实际操控中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屏幕边缘误触的问题。不止于此,通过对场景、握姿的识别,荣耀30 Pro+可以动态调整防误触区域,从而智能识别有效操作和误触操作。

写在最后:

如果说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于5G手机厂商而言只是备战, 那么2020年伊始我们看到各种5G旗舰已经到了攻城略地的阶段。5G技术为用户带来的改变不仅是速度快、带宽高、时延低,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基于网络技术的突破给人们带来体验上的变革。而作为厂商,谁能引领这一新趋势,必将成为市场的主宰。通过几天的试用,我们可以看出在众多硬核技术的背后,荣耀30 Pro+为我们带来的便捷体验。

立得住的影像旗舰

兼顾时尚设计同时,荣耀30 Pro+可以说是开年以来笔者使用过的最为轻巧的5G旗舰。然而,强大的AI算力配以全新的影像表现乃至更高的传输效率,却令荣耀30 Pro+在日常体验中吊打一众对手。也正因为如此,业界对于荣耀30 Pro+的发布才会有如此敏感,一贯以高质价比为卖点的荣耀手机对于同类产品而言,必定是极具杀伤力的。

(21)

本文由 Funstec非凡实验室 作者:Albert 发表,转载请注明来源!